close

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│Mortimer J. Adler & Charles Van Doren│台灣商務
 

  這本書我讀了很久,從去年的十月開始一直讀到今年的九月,整整一年的時間,還是沒辦法完全吸收及瞭解。但如同作者在最後一章所言,這是一本實用型的書,所以在讀完之後一定要試著照書中所建議的步驟去做,並且在遇到困難時重新翻閱這本書,想辦法克服困難,希望我的閱讀功力能因此而更上一層樓。


四種不同層次的閱讀:

  基礎閱讀,Elementary Reading
  檢視閱讀,Inspectional Reading
  分析閱讀,Analytical Reading
  主題閱讀,Syn-topical Reading(比較閱讀,Comparative Reading)

基礎閱讀:

  在熟練基礎閱讀的過程中,可以學習到閱讀的基本藝術,接受基礎的閱讀訓練,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。此階段通常在小學完成。

檢視閱讀:

  檢視閱讀的特點在強調時間,亦即在一定的時間之內,抓出一本書的重點,是系統化略讀(skimming systematically)的一門藝術。因此,要達到閱讀的所有目的,就必須在閱讀不同書籍的時候,運用適當的不同速度。

  所謂的閱讀速度,理想上來說,不只是要能讀得快,還要能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──要知道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速度是恰當的。Pascal有言:「讀得太快或太慢,都一無所穫。」所以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,慢不該慢到不值得,快不該快到有損於滿足與理解。

檢視閱讀的兩種類型:

  1.有系統的略讀:準備瞭解一本書的架構

    先看書名、序;
    次看目錄、索引;
    讀一下出版者的介紹;
    挑幾個看來和主題相關的篇章來看

  2.粗淺的閱讀:想要瞭解全書內容的必要步驟

  頭一次讀時,從頭到尾先讀一遍,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。我們大多數人所受的教育,都說要去注意那些我們不懂的地方,例如:查字典、百科全書或相關資料,但是如果時候不到就做這些事,卻只會妨礙我們的閱讀,而非幫助。因為太多的資訊都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,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。

分析閱讀:
  分析閱讀即為全盤、完整的閱讀,是一種專注的活動。
  Francis Bacon:「有些書可以淺嚐即止,有些書要生吞活剝,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。」

▲ 主動的閱讀基礎:四個問題
  1.整體來說,這本書在談什麼?
  2.作者細部說了什麼?怎麼說的?
  3.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?是全部有道理或部分有道理?
  4.這本書和我有什麼關係?

▲ 分析閱讀的規則:

Stage 1: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(列出一本書的大綱)

1.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的書,而且越早越好,最好是在你開始閱讀之前就先知道。

2.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,或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。

3.將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,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架構。

4.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。

 

Stage 2:找出一本書到底在說什麼(詮釋一本書的內容)

5.找出重要單字,透過它們與作者達成共識(coming to terms):
找出舉足輕重的單字,並確認這些單字在使用時的最精確的意義

6.將一本書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,找出其中的主旨。

7.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,設法架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:
閱讀的一部分本質就是被困惑,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,懷疑是智慧的開始。
「用你自己的話來說」,是測驗你懂不懂一個句子的主旨最好的方法。理想上,你應該能用完全不同的用語說出同樣的意義

8.找出作者的解答:
他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?
還有哪些是沒解決的?
未解決的問題中,哪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?

Stage 3:評論與批評一本書

9.在你說出「我同意」、「我不同意」或「我暫緩評論」之前,你一定要能肯定的說:「我瞭解了」。

10.當你不同意作者的觀點時,要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,不要無理的辯駁或爭論。

11.尊重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,在做任何評斷之前,都要找出理論基礎。

12.理想化的辯論:
  (1) 保持理性,不流於情緒化。
  (2) 表明自己的前提或假設。一場好的辯論,是不會為假設而爭吵的。
  (3) 運用同理心,不流於派別之爭。
較具體的表達不同意的方法:
  (1) 你的知識不足
  (2)你的知識有錯誤
  (3)你不合邏輯──你的推論無法使人信服
  (4)你的分析不夠完整

輔助閱讀:
  外在的輔助閱讀有四種來源:1.相關經驗、2.其他的書、3.導論及摘要、4.工具書。許多偉大的作品不只是互相有關連,而且在寫作時還有特定的先後順序,這都是不該忽略的事。閱讀彼此相關的書籍,依照寫作的時間順序來讀,對你瞭解最後寫的作品有很大的幫助,這就是外在輔助閱讀的基本常識與規則

主題閱讀:

Step 1,找到相關的章節:
  在主題閱讀中,你及你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;你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去理解整本書的內容,而是找出這本書對你的主題有什麼幫助。

Step 2,帶引作者與你達到共識:
  主題閱讀是一種大量的翻譯工作,我們要建立一組詞彙,首先幫助我們瞭解所有的作者,其次幫助我們解決我們的問題。

Step 3,釐清問題:
  列出一些可以把我們的問題說得比較明白的問題。

Step 4,界定議題:
  找出不同意見彼此之間的關連,根據作者的觀點來做分類。

Step 5,分析討論:
  主題閱讀的目的,並不是給閱讀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問題提供最終答案,也不是給這個計畫開始時候的問題提供最終解答,而是要做到「客觀的邏輯辯證」,也就是要能面面俱到,而自己並不預設立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suradagpx 的頭像
    Asuradagpx

    攝影、撞球、山道、數學~~~

    Asuradagp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